在日晒制盐公司,提起王绪华,领导、职工、同事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个人能吃苦、技术好,只要他出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王绪华是日晒制盐公司机电服务公司修理组组长,近年来,他凭着自己过硬的机电技术,积极参与盐业机械设备的研制工作,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技术革新创新成果,为日晒制盐班组用工从16人减为10人,夯实了基础,带来了数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王绪华多次获得两级公司先进工作者、技术创新“特别贡献奖”等荣誉。2015年4月,王绪华被市政府授予“连云港市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被公司评为“四星级员工”。 情系企业显星芒。王绪华原是灌西盐场的一名下岗职工,利用自己会机械修理一技之长在街上开了一个门市,从事电机、水泵等机械修理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2012年,日晒制盐公司推进盐业生产机械化,急需机械修理方面的人才。虽然下岗多年,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灌西人,能继续为企业服务一直是王绪华的追求。而日晒制盐规模化生产,也让王绪华感觉到自己的技术又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他通过招聘义不容辞地加入到了日晒制盐机械设备服务中心这支队伍。 一次在修理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原来使用的铁质扒盐筛腐蚀严重,出盐咀经过一年二次扒盐后,第二年就得更新,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反复做实验,把盐咀、盐筛用不锈钢材料代替原来铁金属材料,将扒盐筛由原来的方形改为弧形,改进后的盐咀、盐筛使用轻便、经久耐用,提高了安全系数,每年节约材料费用4万元,减少粉盐量,增收300万元。 星光闪耀照银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王绪华以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公司领导与同事的交口称赞,“有难题找王师傅”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2012年,日晒制盐公司推进扒盐机械化,用“唐30”机械集盐代替人工扒盐斗集盐。但是,在扒盐的过程中,“唐30”机械经常出现故障,维修人员整天忙于维修,不仅人手紧张,遇到修理难题都要王绪华亲自解决,王绪华跑前跑后坚守在扒盐第一线。 在忙前忙后的同时,王绪华发现“唐30”机械旱扒对盐池板损坏严重,经常修理也影响了扒盐的进度,加重了职工的劳动负荷。不善言语的他听说瑞泰制盐公司使用机械带卤扒盐效果好,他主动前往考察,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回来后,立刻动手制作,一次、二次……经过反复的试验,2012年6月,由他牵头引进的机械带卤扒盐技术正式运用于日晒制盐生产中,实现了常年扒盐,使每个扒盐班组人员由12人降至4人。 从此,王绪华在技术革新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在工作中,他不断对机械修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进行研究攻关。带卤扒盐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节约了大量人力,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操作工忘记加水、加机油,唐30机上柴油机经常烧坏;遇到天冷时,柴油机不能正常启动,时常耽误扒盐。针对这一情况,王绪华自己掏钱买配件搞试验,多次往返灌云加工所需配件。经过不懈的努力,一次次的反复实验, 2014年3月首台试验机研制成功。经公司领导班子认可拍板:所有的机械全部油改电。每年节约扒盐费用40多万元。 群星灿烂相辉映。为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灌西公司工会以王绪华的名字命名,创建了“王绪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盐业机械,在机械革新研发、修旧利废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荣誉面前怎么干?王绪华给出的答案是:继续保持谦虚、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奔跑在革新、创新的前进路上。工作室成立以后,他充分发挥劳模的带头示范作用,团结带领员工积极投入到技术创新和机械研发的热浪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绪华不忘“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与同事们分享。在王绪华的带领和帮助下,创新工作室成员每一年都有至少一项的技术革新成果研发,与此同时,一批业务精湛、技术素质过硬的机修团队正在不断成长,王永来、程洪连等一批优秀员工陆续涌现,如同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银滩上交相辉映,照耀着企业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