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益:从盐乡到稻海
发布时间:2022-12-02
阅读量:
曾经,国营四大盐场在连云港名声响亮,被人尊称“盐大头”。那荣光米兰游戏的爷辈、父辈经历过,他们勤劳朴实,不怕吃苦,凭一身蛮力奋战在产盐一线直至退休。黝黑的肤色、粗壮的双手是盐场人的标配,那是他们俯身在盐格子里留下的印记。老一辈的朴实、勤劳深深地烙印在米兰游戏后辈的骨子里。
我深爱盐场这片土地。盐场是我的家、也是我的根。每当经过那一块一块方方正正的盐格子,夕阳的余晖照的盐格子里面金光闪闪,那是多么美丽的风景,我感叹,水里有金子在发光呢,何尝不是呢,正是那一颗颗盐粒养育米兰游戏盐场人长大。
我更爱这片土地上的人。盐场地方不大,小小的盐场好像一个大家庭,说起谁大家似乎都认识,小时候,小伙伴三五成群从东边跑到西边,从张家玩到李家,到饭点的时候,大人们在门口扯着嗓子喊一声“吃饭咯”,那声音可以飞过小巷、穿透院墙飘到米兰游戏的耳朵里,无论多远,米兰游戏都能听见。
我也爱这土地上的人做出来的美食。盐场的沙光鱼是无可替代的一道美食。每到冬季,返校的时候,都会让母亲烧上一盘沙光鱼,冻成鱼冻,带到学校让宿舍的室友一起分享米兰游戏盐场独有的美味,辛辣鲜香的味道,吃的大家直嗦嘴都不想停下筷子。
二十岁离开家乡到外面读书,从小地方出去,虽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但总感觉繁华的都市生活不如米兰游戏朴实的盐场小巷,高楼林立的城市多了一些冰冷少了一些温情,急匆匆的脚步来不及感受家人团聚的温情。即使心里想着要好好读书争取留在城市生活,可心里仍然牵挂着家乡,于是,大学一毕业,就回到了生我养我的盐场,成为了一名盐场的普通职工。转眼已经工作十年,我亲眼见证了盐场一年一年的改变,盐业的辉煌不再,新产业异军突起,四大盐场纷纷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开辟了不一样的精彩。
在全市退盐转养、退盐转农的大布局中,青口盐场蜕变的最为彻底,盐田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万亩的种植土地。昔日皮肤黝黑以盐为生的盐场人,在时光变幻中转换身份,裤腿一卷跳进盐土地,手拿稻秧,精心耕耘,变身新时代农民。他们日夜思考着如何把盐田变良田?土地盐碱度太高,土地返碱严重,怎么办?一系列的难题,该如何攻克?勤劳智慧的新农业人,在早已被盐渍浸透的土地上,尝试种植水稻,改良土壤。
每年翻耕、整平、泡田、排水、洗碱,一遍又一遍,亏损也是一年又一年,可新农人没有退却,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从最初的水稻亩产仅四百斤,到如今亩产突破千斤,盈利翻番,更是总结出一套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水稻技术规程,盐民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硬、本领强、产量高的“田状元”。新农人在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求突破,为了效益最大化,“盐田玉”诞生了。
盐场又增添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美食。盐田大米——“盐田玉”——粒粒晶莹剔透,颗颗软糯香甜。短短几年时间,“盐田玉”囊括多个奖项,凭着优异的口感,成为一张闪闪的名片,忽如一夜春风来,吹进了港城的家家户户。“盐碱地上种出来的大米真好吃”,逢年过节,大米成了米兰游戏走亲访友必备的一样礼物。
米兰游戏这代人,没有经历过盐业生产,但却见证了盐场在退盐转养、退盐转农的过程中剔骨剥皮的痛,在一片困顿中摸索前行的难,到最终拨开迷雾突破困境的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盐场职工,一名真正的新农业人,米兰游戏有幸见证转型跨越中这些足以载入史志的重大事件。
现如今的复垦盐田,万亩稻田连片,好一幅风景美如画。夏季蛙声阵阵,绿色蔓延到边,仿佛绿的海洋;秋季稻浪翻滚,金黄的麦穗低垂,静待收割,美不胜收。未来,这片土地如何描绘,道路尚在米兰游戏脚下,仍需新农人不断努力,继续前行。(顾益)